校友简介
刘海莉,女,中共党员,2009年考入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9月至今在湖北省建始县建始民族高级中学工作,任高三年级班主任,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教学成果显著,2016年被学校评为品牌教师。

刘海莉在认真备课
挂榜山下,南流江畔,有一片纯洁的沃土,孕育着我对明天的希望,我渴望未来能变成矫健雄鹰,翱翔于这苍穹之上。亲爱的玉林师院,是你,让我在摔得体无完肤之后又有了新的开始;是你,让我重拾渴求知识的信心;是你,让我明白人生没有谢幕,最精彩的总是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你教会了我,赠人以鲜花,手留余香。你教会了我,赠人以微笑,心留愉悦。今天,我要将最美的鲜花,最甜美的微笑,赠予你,我最亲爱的玉林师院,我心里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
就在那个夏天,搭上南下的火车,尽管天气热得没商量,依然阻挡不了我找寻你的脚步。一番舟车劳顿,我和你初次见面,说实话,与我想象中的你的容貌,让我有些小情绪:没有气势宏伟的校门,没有现代化的建筑群,没有豪华的学生公寓,就连魂牵梦绕了好久的图书馆都是那么破旧不堪,突然想到要在这里与你生活四年,我内心犹如巨浪翻滚,甚至想背着沉甸甸的行囊离你而去。但是从你骨子里散发的古朴而浓郁的学术气息瞬间吸引了我,原来你是那么的有魅力,校训“厚德博学知行合一”更是教化了我。
从此,梦想在这里插上翅膀,青春在这里扬帆起航。那时候,我们一起站军姿,一起唱军歌,这是我们进入大学的第一课——军训,后来慢慢地相互了解,慢慢地成为了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有欢乐、也有悲伤,但每一个成员都为这个大家庭的共同目标奋斗着:赛道上,咬紧牙关冲向终点,只为第一名的荣誉;诗歌会上,那一深情地抑扬,只为展现文传学院学子的本色;讲台上,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叽叽喳喳地响个不停,只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准备,练实基本功。我们体会着青春的热血,我们感受着集体力量的伟大,我们为每一个同伴加油,我们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亚热带季风气候,总会在炎热的午后来一场潇洒的雨,雨后的天空格外的干净明朗,经过洗礼后的你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对美的享受,在这样美丽的日子里,一群渴求知识的学子,认真地聆听着教授解读经典、授人以渔。时而有学生和老师的舌战,让我们领略到了老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自习室里,埋头苦读的是大三、大四的学姐、学长们,他们都在为考研努力准备着,正准备翻开人生的另一页华美的篇章;图书馆里,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去探寻世界的奥秘,流连忘返:渐渐地懂得,这就是大学的全景,这里不是从前想象的学习的终点,而我们学习的一个更高的起点,在这里,我们憧憬美好的人生,我们邂逅美丽的爱情,我们收获一生的朋友,我们牢记无私的师恩……而在离别的那一天,我们相互拥抱着,是不舍;我们相互祝福着,是感激;我们又相互鼓励着,是自信。
挥手告别大学的那一刻,心中向往的是像北京上海深圳那样子的繁华城市,想着做那些北漂一样的都市白领,有宽敞明亮的办公楼、有令人羡慕的高薪水、还有引领时尚的各种潮流……但是一次偶然的契机,一个醒目的大标题——石兰松:立足于平凡岗位,做平凡人——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改变了我之前自私又狂傲的想法。石兰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的一名乡村教师,30年来,他长年累月摆渡接送学生上下学,用坏了8条木船,摆渡了上千名学生,却从未让一个孩子出过危险,实现水上行船“零事故”。他的这种坚持和无私的奉献悄悄地改变着我的价值观。在我内心里,一直对那些扎根乡村,为农村孩子传道授业的教师佩服有加,每次看到他们的故事,心里既有感动,也有一份酸楚,甚至是热泪盈眶。爱心,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彻彻底底的体现。从那时起,我也萌生了站在讲台上的念头。
回到家乡后,我放弃了考研的梦想,放弃了去远方的计划,我努力准备着教师招聘考试,不幸的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虽然很沮丧,但是我没有就此失去要做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心。不久,我有幸得到朋友提供的一个机会,在家乡的一所中学任教,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的,父母都是常年在外面打工,与父母真正在一起的时间特别少,他们多半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与其他同学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时候甚至会有厌学的心理,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时候,就要多一份细心和耐心。班上曾有一位同学,月考成绩不理想,就径直跑到我办公室,说想退学,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一个平时听话,学习上进的学生,对我说这样的话,我当时愣住了,不知所措,和他敞开胸怀细细聊完以后,才了解到,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在家给人家做钟点工赚点家人的生活费,母亲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学费都是靠借的,生活十分的困窘。后来决定去家访一次,给他的母亲做了思想工作,我便利用社会人士的捐助和学校的勤工俭学,让他的生活基本有保障,我还推荐他为校级自强之星,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从他的故事中,我感受到学生的心灵是极其脆弱的,他们需要老师的呵护和帮助,面对每一个学生,我们都要对他(她)的行为做全面细致的分析,及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正是几年前的高考,我置家人的劝说和反对于不顾,毅然选择了离家很远的玉林师院,只身一人来到了这个南国城市,也许它并不让很多人知晓,但是它把它的血脉无私地传承给了我们。是玉林师院给了我丰富的知识,是玉林师院让我成长,让我圆梦!在这里,要真诚地道一声,亲爱的玉林师院,谢谢!我深信在教育之路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还要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地让自己成长起来,才能够完成母校赋予的光荣使命。
玉林师院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玉师人,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民教师,传承文明,播种阳光!愿母校的未来光彩耀人,成绩显赫,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