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捐赠

爱心捐赠

首页 > 爱心捐赠 > 正文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教育发展基金

已筹集: 目标金额:

项目介绍

进展报告(0)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开设有物理学、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89人,教职员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高级职称36人,博士学位32人,硕士学位52人。40岁以下专任教师48人,中青年教师是物电学院教师队伍的主体,是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

我院开设有物理系、电子信息系、智能制造工程系及实验教学中心,各系下属设有物理学教研室、大学物理教研室、光电技术教研室、土木工程教研室、机械电子教研室、电子信息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及测控技术教研室。

我院的实验室通过了省级合格评估。所属的实验教学中心拥有机电创新实验室、机械加工实训平台、数字信号处理虚拟实验室、电工电机实训考核平台等诸多实践、实训教学平台等各类功能齐全的教学实验室65间及相应的实验室辅助用房;拥有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理实一体化平台两大新工科专业科研与实训平台。实验室使用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拥有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约合4550多万元,其中单台价格在20万元以上的实验设备7台,每年投入的实验经费约250万元。我校在校内与地方和企业联合成立了“中国-乌克兰纳米炭黑研究中心”等多个实习实践基地;在与玉林移动分公司、玉林联通公司玉林分公司,中国电信玉林分公司等十多家大型国有企业签订了学生实习基地的协议,与容县中学等十多所中学签订了教学实习协议,形成了较为完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具备了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条件。

近五年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广西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主持完成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90篇、EI收录10余篇、北大中文核心收录52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授权7项,实质审查阶段3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我院已成为一个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学实体。

我院坚持更新教育观念,通过深入改革培养方案,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快推进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着力课程体系改革,着力进行教学过程管理,着力推进学生培养职业化。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引进、培养大量能适应我校当前教育改革、教育转型所需要的教师,同时积极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学人才。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特色课程体系,培养专业基础厚实,具有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我院毕业生竞争力强,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近五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1、物理学

物理学专业自1977年开始招生,为广西培养了大批中学物理教学骨干和管理干部,誉为桂东南中学物理教师的摇篮,为广西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玉林师范学院传统优势本科专业。

物理学专业拥有2个自治区级实践基地、10个校级实践基地,师资力量雄厚。近五年,毕业生始终保持100%就业。有多名毕业生在柳钢中学等重点高中就业。2017-2019年,共有53名学生考取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广西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名牌高校。2020年再创佳绩,16名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最高分达到418(2020年国家A类地区分数线288)。

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我校是广西电子信息专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广西、珠三角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电子设计工程师,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受到了就业单位的广泛好评。

该专业注重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区人工智能设计大赛等专业竞赛中,2人获国家级二等奖、12人获自治区级一等奖、110人获自治区二等奖、多人获自治区三等奖,竞赛参与率覆盖了本专业学生的65%以上。近年来,该专业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建成了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新实验室,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公司等十余家区内外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设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着重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社会竞争能力。

3、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自2010年开始招生,为通信领域培养了大批具有理论研究、系统设计、第四代网络基站调测部署、4G的网络运营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随着5G产业化进程的加快,5G领域人才缺口巨大。通信工程专业采取产教融合合作模式,由企业资深工程师、企业讲师,与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共同完成5G方向的授课,内容覆盖5G全网建设主流技术的课程、教学实训等。

近三年,本专业与区内外十余家业内企业合作,建设了一批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其中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广西区电子设计、广西区人工智能设计等专业竞赛中,3人获国家级二等奖、10人获自治区级一等奖、120人获自治区二等奖、多人获自治区三等奖,竞赛参与率覆盖了本专业学生的70%以上。学生通过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为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历届毕业生在珠三角、桂东南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从事运维和管理工作,以及电子类企业从事电子研发、电网电力管理和调度工作,每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

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新能源、光电检测、机器视觉、激光技术等先进领域,是新工科热门专业,毕业生就业和发展前景广阔。我校是桂东南、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光电人才培养基地。本专业始建于2006年,办学历史悠久,是广西最早设置的光电信息类专业之一。

本专业学科优势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光电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名校毕业博士11人,博士后1名,博士比例高达92%。近年来逐步形成了“新能源开发”,“光电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两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学生培养方向。2015年引进了新一代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建成了教学和科研一体化的示范基地;此外,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机器视觉设备,积极探索光电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检测和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近年来我院逐步形成以学科竞赛和项目教学为抓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本专业学生在科技竞赛获奖率及获奖等级方面在广西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学生经过创新创业基地的系统学习,积极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创新创业设计与制作竞赛、光电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近几年荣获国家级奖4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项),区级奖120项(区级一等奖20项、区级二等奖60项、区级三等奖37项、创新成果展奖3 项)。

5、土木工程

随着城市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我校是桂东南唯一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是广西各大建筑企业人才招聘的热门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土木工程专业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广西远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资助设立“远达助学金”,与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广西至佳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玉林市福泰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共10个。目前建成土木工程建筑力学实验室、材料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工程制图室、BIM实训室、模拟沙盘实验室等9个实验实训室,满足师生教学实验需求。

近两年来学生参加广西大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获得区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广西区分赛获得区级最佳创意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区级铜奖1人次、校级铜奖14人次和优秀奖19人次,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2项、区级18项,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6、机械电子工程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全面掌握机械自动化、电力电子、系统控制等技术的综合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机械、控制、电子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并具备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比超80%,具有行业从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超50%。本专业为有志于从事机电系统应用研究的本科生设置了“基地班”、“卓越工程师班”等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设备先进,拥有满足教学所需的工业机器人、机电创新、机器视觉等实验、实训室,并与玉柴集团、玉林好邦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兆鼎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有着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学成果突出,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专业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广西区级三等奖以上奖项20多项。

7、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涉及机械工程、电气控制工程、计算机和信息管理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于2018年在我国高校首次开设。这一专业是近两年新兴的热门新工科专业,是专为中国制造2025发展需要成立的重点专业,是我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本专业校内有视觉感知与智能信息处理、工业机器人多功能控制、工业机器人产线、机械加工、机电创新、虚拟仿真、数模电路等实验、实训室共70间。与广西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玉柴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西科创机械有限公司、玉林好邦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技术合作。本专业面向智能制造发展需求,从工程应用出发,培养以智能制造系统为主要研发和应用对象的工程师,培养能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对制造业相关领域实现信息化应用和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砥砺耕耘,春华秋实,学院的发展壮大是每一位玉师学子的骄傲和自豪。期待广大校友和社会人士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以促进学院、学校更快、更好发展。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开设有物理学、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89人,教职员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高级职称36人,博士学位32人,硕士学位52人。40岁以下专任教师48人,中青年教师是物电学院教师队伍的主体,是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我院开设有物理系、电子信息系、智能制造工程系及实验教学中心,各系下属设有...

联系电话:0775-2661799

邮箱地址:ylsyxyh@126.com

地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东 1303 号(邮编 537000)

小程序

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玉林师范学院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