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桂东南大地办学80年来,我校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多万“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的高素质创新型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应用型专门人才。这20万毕业生继承学校“以德为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厚德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矢志奋斗,绽放出属于玉师人的独特光芒。
为庆祝建校80周年,激励更多青年学生与榜样同行,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官微将持续推出“校友风采”系列文章。
本期给大家带来的是优秀校友黄春华的故事。
玉州区第七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曾任仁东初中校长、苗园中学副校长
先后被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广西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聘为“培训专家”
荣获广西中学语文优秀教师、玉林市优秀教师、玉林市优秀班主任、玉州区十大立德树人好干部、玉州区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读书是最美的姿态”,醒目的大字下,各类书籍整齐摆放在书架上,前面是一张宽敞的大桌子,同学们运动过后或者课间会在这里休息,随手翻阅图书。与之相对的,是一面书法墙,上面展示了七年级新生的书法作品。校园不大,却处处充满书香气。这里,就是黄春华工作的地方——玉州区第七初级中学。今年,是他走上三尺讲台的第24年。
尽管已经是校长,但黄春华说:“我的第一身份始终是语文教师。”他坚持奋战在教学一线,为了鼓舞学校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参加了玉林市语文优质课比赛,并轻松拿下第一名。“我随时可以上课。”这是他作为玉州区语文学科带科人的自信,也是他在教学上一直孜孜不倦、潜心钻研锻造的实力。

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征程,起始于1997年的夏天。那一年,受家庭氛围熏陶的黄春华怀揣着教师梦考入了玉林师专。
我一直记得校训‘厚德博学,知行合一’,从读书到工作,我对这8个字的理解愈加深刻。
何以为“厚德博学”?回顾学生时代,黄春华认为,书籍和中文系的老师带给他了他受益终身的财富。“我特别喜欢西区图书馆”,他说,四年的时间里,他将大量课后时间用于阅览群书,沉浸在古今中外的名著里,“名著的具体内容或许会随时间淡忘,但那些思想的浸润却永恒留存。”此外,黄春华受教于杨奔(原梧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惠玲(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一众良师,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深深影响了他,为他矢志不渝治学研究树立了生动的榜样。课堂与课外,他收获了广博的学识,为“学高为师”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言传与身教之中,他从老师高尚的品德中汲取了榜样力量,感悟如何教书、如何育人,在见证“身正为范”之中逐渐成为“范”之本身。
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黄春华书写了自己“一人两国三校四角色五阶段六内涵”的职业生涯篇章。寥寥数字的背后,有繁花似锦,也有山重水复。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两段“胜过十年”的经历。
2003年,他受国侨办委派前往越南胡志明市支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非常感谢中文系给予的扎实中文基础”,在异国他乡的这段日子,除了要面对生活上的不适应,黄春华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才能不辱使命:普通话要过关(二甲)、要懂得广东的白话,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其实我高考的时候,语文并不是优秀的科目,到了中文系之后,我在当时的班主任的引导下,坚持学习本专业知识,写作能力突飞猛进。……(还有)大学教给我们的逻辑能力,老师们教给我的严谨的态度,让我克服种种困难。”这一年里,他完成了交办的教学任务,期间的关于两国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感,也让他相比同龄人有了更宽阔的眼界。
我特别记得神舟一号发射那天,白发苍苍的华侨们聚集在一起观看。大家热泪盈眶,一起唱国歌。那一幕,我终身难忘。只有在国外,你才更加明白什么叫做爱国之情,才更加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中华民族的文化的伟大。……站在这样的层面来看待我们的教育,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的理解,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回到国内之后的黄春华,以至诚报国的热情继续奋斗在教育一线。2019年至2020年间,他迎难而上,扛住压力,在控辍保学和疫情防控的考验下,带领仁东初中全体教师交出了令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满意的答卷。
“一个孩子都不能少。”为了把那些极度厌学的学生劝回学校,他带着老师们家访劝返,从日光到乡下夜里的狗吠,从附近的街道到广东,时间和路途都见证过他的足迹。疫情期间,他把防控相关知识、政策研究透彻,不放过对每一处细节的思考,科学制定校园防疫措施,建立三级响应预案体系,不仅确保了仁东初中全校学生的安全,还在那一年创造了该校近年来最好的中考成绩。
“知行合一,‘知’与‘行’是相辅相成、互为起点的”,黄春华说,“要善谋善思善作为,要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他鼓励在校的师弟师妹多总结、多思考,走出去听、看、学,通过跟岗实习积累实践经验。

图为黄春华到陆川县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主题宣讲
对于教育家精神,黄春华有着深刻的体会:“细致的前提是责任感,责任感的前提是热爱,要始终怀有教育情怀”。从苗园中学初出茅庐的语文教师,到仁东初中攻坚克难的校长,再到如今广西基础教育的领航者,他始终秉承教育者的初心,不断争创佳绩。在他的带领下,玉州区七中的中考成绩再上一层楼,继续位列玉州区第一方阵。
近年来,他先后前往南宁、柳州、梧州、河池、防城港、贵港及玉林各县(市、区)对当地的校长、骨干班主任、教师等进行培训,他独特的见解、行之有效的方法、幽默的语言得到了受训教师的欢迎和高度评价。与此同时,他到玉州区五中、城西一中、仁厚初中等学校举行作文专题讲座,带队到仁东二中等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将自己的语文教学成果无私地与同行分享,得到了相关学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图为黄春华在2024年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
(深蓝)领航工程培养对象工作室授牌仪式上发言
今年是母校建校80周年,黄春华表示,从玉林师专到玉林师院,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而已,从西区到东区,校园的面积更大了,建筑更加现代和漂亮,生源也更广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变化,办学层次的提升是巨大的跨越,意味着对教育人才培养的使命更加艰巨,同时也必然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